2019年4月6日星期六

时政频道: 敌工战线 传奇英雄(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敌工战线 传奇英雄(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Apr 7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新华社电  (记者孙晓辉)在泰山凌汉峰怀抱,金山之阳坐落着一座陵园——泰安革命烈士陵园。被苍松翠柏拱卫的陵园内,安葬着八路军鲁中军区敌工部部长鲁宝琪。

  鲁宝琪,1913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城关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学生时代的鲁宝琪,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激发出救国救民的责任感。17岁时鲁宝琪考入山东省立高中。1931年3月,鲁宝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7月,受中共山东省委委派,鲁宝琪、王心一等人到胶东海阳、牟平一带开展党的工作。同年8月,王心一、鲁宝琪等根据山东省委的指示,建立了牟平、海阳两县第一个中共县委——中共牟海县委,王心一任书记、鲁宝琪任宣传委员。鲁宝琪当时的公开身份是瑞泉中学教员。在瑞泉中学期间,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各村指导党的工作,检查督促发展党员、开展党的活动。各村党的负责人也常常到学校向他汇报工作,接受指示。通过他卓有成效的工作,附近的党组织发展迅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鲁宝琪按省委指示,组建中共泰安县临时县委并任书记。参与组织"泰安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泰安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泰安县抗日救亡剧团"及"泰安人民抗敌自卫团",并任自卫团政治部主任。

  日军侵占泰安城后,鲁宝琪带领60余人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起义武装组成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他任一中队指导员。起义初始,部队吃住条件极差,人员思想不稳定,鲁宝琪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努力做好中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起义部队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38年2月,山东省委派鲁宝琪回泰安组建泰安独立营。鲁宝琪回泰安后,发展武装近百人,于5月中旬建立了四支队泰安独立营,洒海秋任营长、鲁宝琪任教导员。

  1939年鲁宝琪调山东纵队政治部任科长。1942年他被派到泰山一带敌占区任八路军鲁中军区敌工部部长,负责搜集日、伪军情报和交通工作。鲁宝琪整顿了泰安地下情报交通站,搜集了大量情报,完成了对过路干部的接应护送等任务。

  鲁宝琪具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他的脚有病,走路困难,组织上给他配了一匹马,可是他的工作性质要求隐蔽迅速,不允许骑马去完成。因此,在执行任务时,他比起别人就更加困难。他常诙谐地说:"我是无产阶级的身子,资产阶级的脚,能吃苦不能跑路。"调侃过后他仍是不歇脚地工作。

  1943年10月,鲁宝琪带通信员到泰安城东布置工作,由于奸细告密,伪军数百人于半夜包围了鲁宝琪的住处。拂晓时,敌人开始射击,密集的枪声惊醒了鲁宝琪等人,鲁宝琪猛然察觉到已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他不甘束手就擒,向敌人猛烈还击。但因寡不敌众,他的腹部、大腿和手臂多处中弹。在危急时刻,他想到的首先是党的机密,为了不给敌人留下一点党的秘密,他忍着剧痛,把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嚼碎吞到肚子里,便昏迷过去,不幸被俘。

  被俘后,鲁中军区积极组织营救。鲁宝琪在狱中坚贞不屈,为严守党的秘密拒绝饮食和治疗,坚持斗争,因伤情急剧恶化,于10月20日牺牲。

  泰安市委党史办副主任李耀德说:"鲁宝琪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敌工战线上的传奇英雄。他为党为人民奋斗终身,虽死犹生。他给后人留下了最感人、最高尚的精神财富。他的光辉形象与泰山共存!"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7日 04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