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6日星期六

时政频道: 在塞罕坝当“树医生”(追梦)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在塞罕坝当"树医生"(追梦)
Apr 7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马 晨

  塞罕坝飞机防治作业。
  国志锋摄

  国志锋(右一)与同事调查虫情。
  资料图片

  凌晨2点,国志锋和林场技术人员、作业工人拿着手电,走过塞罕坝林场的山路。3点半,到达目的地。时间紧,作业人员调整机器,往机器里加油、加药剂。4点,天刚蒙蒙亮,林子里还有些黑,工人们戴着防护口罩、打着手电、排成一排,开始了一天的人工喷烟防治。

  今年42岁的国志锋是河北省承德市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从事森防工作20年。

  塞罕坝林地总面积达112万亩,由于地处高寒,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森林生态系统较脆弱,林业有害生物时有发生。据统计,塞罕坝机械林场常规年份有害生物发生6万—10万亩,暴发年份超过50万亩。

  "林业有害生物包括病、虫、鼠兔等,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控,将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国志锋说。

  2002年塞罕坝松毛虫暴发,范围达到50多万亩,国志锋和队友们起早贪黑一个多月才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回忆那段时光,国志锋告诉记者:"最严重时一棵树上能有一万多只松毛虫。"

  国志锋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要坚持一个总体原则:能够森林自控的,不去人为干预;能够小范围控制的,不扩大面积防治;能够采取天敌、物理防治的,不用化学药剂,做到有害不成灾、生态日趋平衡。

  国志锋讲解道,林场有几类有害生物,一类是食叶类的害虫,幼虫取食树叶,严重时将树叶吃光,远看是一片枯黄,像火烧一样,发生密度高、范围广,对林木不直接致死,但严重影响正常生长;一类是蛀干类害虫,通过取食枝干韧皮部,切断营养运输通道,造成林木长势衰弱,主梢枯黄甚至死亡;一类是根部类虫害,害虫吃掉树木根部,造成输导组织受损,营养无法运输,进而整株干枯死亡。国志锋热爱摄影,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几本介绍塞罕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专业手册,翻开来看,各种有害生物特征、危害、监测和防治方法一目了然,其中很多病虫害的图片就是国志锋在日常工作中拍摄积累的。

  "塞罕坝机械林场根据发生有害生物类型的不同,主要采用飞机防治、人工喷烟防治、人工喷雾防治、物理防治、天敌防治等办法。"国志锋说,"林业生物病害不超过20万亩时,通常采用人工防治;超过20万亩,采用飞机防治为主。"国志锋感叹,人工防治则要比飞机防治更加艰苦。

  "塞罕坝林场成林树高一般在十几米。人工喷烟防治可以利用机器作业让药剂雾化,变成烟雾,慢慢从树下蔓延到树顶,达到病虫害防治目的。"国志锋解释道,人工喷烟防治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例如,气压会影响烟雾速度,大风天气会将烟雾吹走。因此,通常会在凌晨或傍晚时分进行人工喷烟作业。

  上午8点,第一轮喷烟防治作业结束。大家精疲力尽,简单吃口饭,往树丛里一躺休息一会儿。人工喷烟作业艰苦,机器重、声音大,在林间作业技术性高。等到下午便又开始作业,一直到晚上8点多才能下山。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7日 06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