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

时政频道: 高小安:身怀大义为人民(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高小安:身怀大义为人民(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Apr 11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据新华社电  (记者杨帆)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安各庄镇安各庄村西,耸立着一座亭檐下刻着"高小安烈士纪念亭"几个大字的亭子。这是1946年滦南县第四区为纪念英勇牺牲的高小安烈士而修建的。

  高小安,原名高瑞泉,化名林海山。1916年5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滦南县安各庄村。在地下共产党员姚洗尘的教育下,接受了新思想。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安各庄及附近地区走家串户,发动群众,蓄积力量。1935年8月,由京东特委介绍,高小安和丰润县委接上关系,将农民武装队伍改编为路南游击小队。

  1936年1月起,高小安任丰滦边游击队长,带队活动于曾家湾等地至渤海沿岸,支持农民反地主,带领渔民反渔霸,组织盐民反"缉私"。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党的方针,高小安率千余人支持冀东抗日大暴动,被任命为冀东抗日联军第十三总队总队长,所部最多达2000余人。

  1938年10月初,抗联队伍西撤,高小安率领的第十三总队成为唯一一支留在冀东的暴动总队。日伪疯狂杀害暴动人员及其家属,白色恐怖笼罩着冀东大地。高小安把队伍化整为零,吃糠露宿,灵活机动地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1941年1月,高小安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分校展开为期一年的学习。次年"抗大"结业后高小安回到冀东,协助地方政权开辟地区,筹建人民武装。半年时间开辟出100多个村庄,建立了迁滦卢联合县第五总区,军队和地方建党建政工作发展巨大。后调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第一区队副区队长。

  1944年3月19日,驻滦县偏凉汀日军出动4辆坦克、3辆大板车以及百余名伪军进行"侦察扫荡"。战斗中高小安为接应和掩护战友把坦克引向自己。此时他腿部受伤,大家争着上来抢救,但他大声命令:"快往村里撤!不要上来,谁上来打死谁!"在坦克的密集火力扫射下,高小安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

  1946年12月,滦南县第四区人民在安各庄村为高小安烈士建立了纪念亭,1952年高小安遗骨葬入华北烈士陵园,1958年在冀东烈士陵园设立虚墓并建纪念碑。

  滦南县党史办主任田洪海说:"高小安烈士身上体现了身怀民族大义、追求独立自由的革命精神,他的英雄事迹和牺牲精神一直激励着滦南人民。"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1日 08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