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时政频道: 扶志更要多下绣花功(话说新农村)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扶志更要多下绣花功(话说新农村)
Apr 12th 2019, 00:00, by 顾仲阳

  以真心的付出,唤起贫困户摆脱贫困的信心;以务实的方法,打消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顾虑

  

  去贫困村采访,经常会听到扶贫干部谈起对思想扶贫的思考。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这确实是个难题。

  平时的采访中也会发现,基本上每个贫困村都会有几个贫困户"等着扶、躺着要";一些贫困户穷惯了,对脱贫致富想法不多,甚至想都不想;还有一些贫困户穷怕了,思想极度保守,不愿意为摆脱贫困努力尝试。思想贫困,成因复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帮贫困户思想脱贫,也是个难活、慢活,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

  实际工作中,一些帮扶干部想速战速决,缺乏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思想扶贫工作做上一段时间见效不明显,或者遇到一些挫折,便打起了退堂鼓。更有少数干部"知难而退",为如期完成帮扶任务,干脆"自己帮着干,群众一边看"。因此,在不少贫困村,思想扶贫工作往往落后于其他扶贫工作。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想来还要从工作方法上找原因。在思想扶贫遇到难题的贫困村,常听到贫困户反映,帮扶干部一个月会来一两次,"看一下、问一下、填一下(帮扶卡)",帮扶工作多是帮助协调申请个项目,享受个政策。情感交流不够,心与心之间距离尚大,想解开贫困户思想贫困的疙瘩,难!

  思想扶贫工作做得好的帮扶干部,多有个共同心得:不断真心付出,自然能让贫困户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贵州省习水县一位扶贫干部说过这样一番话:"走动多了,帮扶多了,贫困群众慢慢把我当自己人,思想扶贫就不难了。"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里一位出了名的懒汉则说出了很多贫困户的心声:人心都是肉长的,干部把我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那样尽心尽力,我不好好干怎么对得住人家?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除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思想扶贫要讲究方法。找到病根,对症开方。在四川南充采访时,有个帮扶干部生气地抱怨:村里好几个贫困户种蘑菇,都脱了贫致了富,可有一户贫困户就是不干!一年后笔者再去采访,那个贫困户种的蘑菇已经喜获丰收。原来,为了让贫困户愿意干、敢干,市里在村里建起了脱贫奔康产业园,贫困户种蘑菇一旦发生风险,先由保险公司理赔,再由风险基金补助,还有农技员提供技术指导,龙头企业保底收购。问起贫困户为什么这次敢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他说:其实我不是懒,是怕赔,以前村里发动我们种橘子,到现在还卖不出去呢!现在这个项目把我担心的都考虑到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志。眼下,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思想扶贫工作更需要多下绣花功夫,以春风化雨换得久久为功。如此,才能让脱贫质量更可靠,更经得起检验。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2日 18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