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星期二

时政频道: “两高”“两部”发布意见明确界定“套路贷”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两高""两部"发布意见明确界定"套路贷"
Apr 10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拳打击"套路贷",特别是针对老弱病残群体的"套路贷"犯罪行为。《意见》将从今日起实施。

《意见》规定,以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为对象实施"套路贷",或者因实施"套路贷"造成被害人或其特定关系人自杀、死亡、精神失常、为偿还"债务"而实施犯罪活动的,除刑法、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外,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对于在实施"套路贷"过程中,多种手段并用,构成诈骗、敲诈勒索、非法拘禁、虚假诉讼、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抢劫、绑架等多种犯罪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区分不同情况,依照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数罪并罚或者择一重处。

对于"套路贷"犯罪分子,应当根据其所触犯的具体罪名,依法加大财产刑适用力度,依照刑法相关规定,可以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表示,"套路贷"是以对非法占有为目的,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以非法手段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在"套路贷"案件中,行为人假借民间借贷之名,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套路贷"与普通的民间借贷两者有本质区别。民间借贷的本金和合法利息均受法律保护,而"套路贷"本质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套路贷"的实质,就是一个披着民间借贷外衣行诈骗之实的骗局。

姜伟表示,司法实践中,区分"套路贷"和民间借贷主要有几点:第一,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目的。第二,是否具有"诈骗"性质。第三,讨债手段是否具有强制性。"需要注意的是,区分'套路贷'和民间借贷,要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综合评判,不能只关注某个因素、某个情节。"

《意见》明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套路贷"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有证据证明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实施"套路贷"而交付给被害人的本金,赔偿被害人损失后如有剩余,应依法予以没收。(记者 王亦君 见习记者 耿学清)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