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星期四

国际频道: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部分参会嘉宾演讲文字实录摘编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部分参会嘉宾演讲文字实录摘编
Apr 25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由新华社研究院联合15家中外智库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24日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建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中外专家关于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化常态化共同意愿的积极回应。

4月24日,由新华社研究院联合15家中外智库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理事长、新华社社长、新华社研究院院长蔡名照等共同见证"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官网(www.brsn.net)上线。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合作委员会牵头发起方、新华社研究院负责人在成立大会上介绍,合作委员会是一个开放型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参与方主要是智库和具有智库职能的媒体机构,同时包括国际组织、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以个人名义参与的知名学者。其宗旨是服务国际智库、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各国专家学者,推动"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和思想交流,促进理论创新、成果共享、知识传播和人员往来。

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负责人先后致辞,4家中外发起方负责人、6位中外智库学者代表先后发言。与会人员认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在16家发起方和各国智库、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为促进各国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自59个国家、两个国际组织的约130家智库共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成立大会。

以下为部分参会嘉宾演讲文字实录摘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京清:今天,由中外16家智库发起、百余家中外智库参加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既是落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任务清单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向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献礼。

智库素有"人类思想工厂"的美誉。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同样离不开智库的积极参与和智力支持。这期间,许多国家的智库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大潮,为化解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难题和挑战,为推进"一带一路"从倡议到落实,而加强调研、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智库能力提升、自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与研究载体。

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成立,既将打通中外智库携手共商"一带一路"的坦途,又将为各个有志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智库,搭建起交流互鉴、合作研究、共享成果的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国家级高端智库之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将在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进一步同有志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外国智库加强交流合作,认真向兄弟智库学习取经,不断推动研究工作再上台阶,为共同描绘"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谨提出以下三点倡议和建议:

一是积极建言献策。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加强沟通交流,围绕"一带一路"与项目落地国的发展战略对接、区域及国别合作、产能合作、金融合作、基础设施、能源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努力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推动理论创新。"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唤新的理论出现。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经济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和全球治理理论等,在新的时期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我们十分愿意和各成员单位密切合作、联合研究、分享成果,积极回答新时代新课题。

三是积极引导舆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生事物,要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实现与各国发展战略的完美对接,尚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因此,消弭误会、澄清曲解、凝聚共识、联通政策、沟通民心,既是中外智库的重要功能和职责之一,也是时代赋予智库的历史使命。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愿意积极配合"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在"一带一路"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功能方面,积极做好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方面的各项工作。

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席、联合创始人林绵基: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理念恰逢其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

在印度尼西亚,我所在的机构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起开展了很多活动,我们的研究活动非常有意义,对中印两国政府尤其是两国之间的合作也非常有价值。我非常高兴在今天已经看到这方面的成果,也非常骄傲能够成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一份子。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非常荣幸能成为这个委员会的一个成员,我相信"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一定能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各国的可持续、包容的发展,以及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实现作出贡献。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经济体一直陷入低收入陷阱或是中等收入陷阱,它们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不仅没有缩小,有不少还继续扩大。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各个发展中国家在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时候,一般以现在国际上主流的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作为参照系,而忽视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基本原则。

少数东亚成功的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强。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早期资本是最短缺的,劳动力相对多、相对便宜;发展成功的经济体一般从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业开始,然后在政府、企业、市场的共同努力下,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然后在市场竞争中积累资本,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如果国际发展援助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在能做好做强的产业中消除增长瓶颈,那么这些援助一定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瓶颈限制一般是基础设施,如果国际发展援助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那么就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把它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快速地变成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一带一路"倡议所要达到的就是这个目标。

总的来讲,现有理论一般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些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可能会出现所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问题,我们非常需要有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自己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总结,提出新的理论、新的发展思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可以为这样的一个新的理论、新的思路的产生提供一个最好的平台。同时,这个新的智库提出的新的思路也可以真正地帮助每个发展中国家结合自己的国情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强。

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长胜茂夫:从中亚尤其从哈萨克斯坦的角度,一些经验教训对我们非常有意义,并且一定能够在国际智库合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些经验和教训。

第一,所有"一带一路"活动的需要进行良好的整合,要符合各个国家的发展策略。

第二,在投资上,我们不仅要重视硬件的发展,也要重视软环境的发展。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很重要,运营和维护方面的投资也同样重要。

第三,"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同时也是农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间的互联互通。

第四,相关方包括环评方面的参与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减贫和推动繁荣发展方面,也同样需要考虑到。

第五,所有活动都必须考虑对就业的影响。为更好地支持公众和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和发展,必须加强智库的研究和合作。

第六,要加强整个项目的设计、规划、执行等,评估过程要有效监测,要在公共领域有足够的透明度。

第七,要最大程度获得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活动,可能会在宏观和微观经济层面产生比较大的效益和影响,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些影响的方方面面。

第八,考虑到所有互联互通的投资可能包括一些跨地区、跨境的活动,所以必须要互相了解,提前规划。尤其考虑到地区一体化进程,更要加强交流和合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完成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阶段,转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面推进阶段,"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同各方发展规划和政策对接陆续展开,"一带一路"带动全球互联互通作用不断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完善,这些都为"一带一路"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

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对各国智库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将把世界各地的相关研究力量汇聚起来,集合成一个公开透明、平等包容、持续对话、深入交流的国际知识共同体,将更加有效地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作用。

我相信,在理事长单位新华社研究院的统筹协调下,在国内外智库同仁精诚合作配合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它打造成为全球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带一路"研究引领者,"一带一路"思想理论成果的生产者,"一带一路"权威的解读者,为"一带一路"国家间开展高水平合作提供智力支撑。

英国国际发展研究院院长梅丽萨·利齐:我所在的机构与很多国家都有合作,也非常荣幸成为合作委员会的成员。"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和广度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能够促进全球基础设施的发展。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了很多讨论,其理念和经验如何能使不同国家在不同背景下实现发展,是下一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获取很多实证,例如,现在正在发生什么?收获、教训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实现融合?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成果,这也是智库合作委员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

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将"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全球层面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很多国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都是有挑战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实现发展目标的整合,而不仅限于贸易等方面。

目前,我们已经观察到,有很多中国企业与政府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一些新的清洁的发电厂,以帮助他们实现气候变化方面的目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具有4个重要的时代意义。首先,它是在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浪潮当中一股引领全球化的"清流"。在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外交孤立主义和社会民粹主义浪潮抬头的情形下,"一带一路"继续高举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旗帜,给世界绝大多数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国家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峰会,绝不仅仅是看中了中国的投资,而是看到了其背后这个更宏大的时代意义。

第二,"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中国发展的基本方式。中国的发展,不是靠炮舰外交,也不是靠殖民掠夺,而是靠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走的是一条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对现存国际秩序改革完善而不是破坏颠覆、独立自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崛起之路。"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恰恰就是中国和平崛起最鲜明的写照。

第三,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责任担当,中华文化历来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前,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经历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并且努力强起来的过程,"一带一路"建设是希望让中国的发展惠及周边与世界,让他国共享中国崛起的红利,这也正是"共商、共建、共享"的精髓所在。

最后,"一带一路"也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深刻内涵。"一带一路"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中国与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也是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新动力。

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原副校长冯达旋:东方和西方是世界上两大最为重要和基础的文明体系,这两大文明体系在亚欧大陆两端不断演进、不断深化,赋予了人类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与行事方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有望通过陆地交通建设,将"欧洲"和"亚洲"的人民连接在一起,这有望使处于两大不同文明体系的人们"民心相通"。我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可以引领人类走上光明之路的举措。

"一带一路"倡议也可表述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不管是海上还是陆上。然而,人们也必须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丝绸之路有着深刻的不同。古丝绸之路是自然发生的,在那时,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没有一位领导人来主导创造这样的"路"。但"一带一路"的倡议完全由中国创造。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不依靠财富,也不依靠军事力量,而是凭借对其他文明体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尊重。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过去数十年,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成功有很多值得我们智库合作可以借鉴的经验。过去40多年,中国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都作了不少非常好的决策。这其中有智库的贡献,最后中央政府也作出了正确决策。

事实上,今天这么多国家的领导人、代表、国际组织来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本身就说明中国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以及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实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正确方向。我想历史将会证明这一点。

对我们来讲,"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之间的合作也是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我们要进行跨长度的、前瞻性的思考甚至规划,提出一些超前的思路和方案。在中观层面,可以突出国别研究和区域合作研究,比方说"一带一路"与区域合作机制的关系、"一带一路"有关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前景的研究、"一带一路"与第三方合作等。在微观层面更多,比方说"一带一路"沿线各个企业成功案例、不成功案例都可以进行研究,汲取经验教训。总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咨政建言领域非常宽广,这也是各个智库可以大有作为的好时代。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埃万德罗·卡瓦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赖于一个更加积极、更加全球化的新的国际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中国新型外交理念的最好诠释。为了理解该政策在全球的影响力,我们必须明白它用何种方式连接着包括拉美在内的全世界。

为了共商合作大计,中国在2017年5月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有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本次论坛,这其中包括时任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和阿根廷总统马克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中说:我们主张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和各种发展战略的国际合作,建立更紧密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这里提到推动"南南合作",表明了"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将覆盖亚欧大陆,还将对其他大洲开放,这其中就包括南美。

自2013年起,随着一系列积极政策的实施,中国与拉美的关系变得空前重要。中国已经成为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2015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举行,这是中拉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会议上,习主席会见了多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员国的领导人,并提出要共同努力,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在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的目标。

2015年,李克强总理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签署了多个协议。一年之内,两位领导人访问拉美,体现了中国对该区域的重视。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已经成为中国与整个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重要的合作纽带。而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政策已经成为加强双边关系的合作框架。

由于拉美国家众多且情况不一,区域内很难有一个统一计划来与中国共同促进该区域的共同发展。但中拉论坛提供了让双方共同发展的平台。尽管从地理上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在"一带一路"地图上显得非常遥远,但是该区域深受中国投资的影响。换句话说,尽管"丝绸之路"对拉美来说是个遥远的概念,但中国的投资对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触手可及。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将拉美视为"一带一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由中国提出的、开放的、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平台,它基于但不限于古丝绸之路的地理范畴。"一带一路"秉持丝路精神,通过数字联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投资及民心相通,增进全世界人民的经济福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大部分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学者和智库也将会为决策者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所以我认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其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渐成熟,需要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全新诠释,令世界清楚地了解其崇高愿景和目标,同时避免误读或曲解。我相信,这些新的诠释,也会受到"一带一路"国家和人民的欢迎。

"一带一路"倡议是经济正在崛起的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中国借助这个平台与世界分享其发展经验、技术和资源。随着早期项目逐渐建设完工,现在是我们作为智库、作为学者、作为研究者能够真正更好地向全世界公开表达"一带一路"倡议真实意义的时候了。

我确信,"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将为建立"一带一路"经济学理论建言献策。我建议,"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在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举办区域性集会,协调区域"一带一路"活动,促进交流分享,充分利用相关信息。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