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

时政频道: 从“不好办”到“立刻办”(落实在基层)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从"不好办"到"立刻办"(落实在基层)
Apr 11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吴齐强 方 圆

  核心阅读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才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治理顽疾,黑龙江省成立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加快地方立法探索,尝试"承诺即开工"等新模式,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正在稳步提升。

  

  "2018年12月31日下午5点,老李欠我的7万块,连本带利,终于还上了!"建筑工人刘志杰把还钱的日子和时间记得很准,说到激动处,他还提高了嗓门,"多亏了政府的那个新单位主持公道,要不然,这拖了八九年的事,真是不好办。"

  刘志杰口中的"新单位",是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那这个"新单位"又是如何为老刘"主持公道"的?

  设立机构,破冰探路

  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去年的新一轮机构改革中,黑龙江将省政府办公厅的企业和创业投诉管理、发展环境整治、网上政务平台建设、网上审批监督管理、流程再造等职能整合,组建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专门负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18年10月28日,该局挂牌成立。

  "这些年来,欠大伙儿的钱始终是我心上一块大石头,可我那时是真拿不出来。"一直欠着刘志杰钱的"老李"曾经也很无奈,"8年官司没打赢!后来听说成立了这个局,我就找过来了,原本也没抱啥太大希望,谁成想,在2018年最后一天,也就是我找他们的第三个月,问题竟顺利解决了。"

  "老李"名叫李万仓,是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的一名开发商。2008年,逊克县政府决定以招商形式开发建设一个项目,李万仓依法取得承包经营权。然而,却因政府部门违约,工程未能按期挂牌实施。老李不仅自己损失惨重,还开不出工钱给工人们。"有段时间,我被当成'老赖',心里真不是滋味!"

  接到投诉后,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立刻联合黑河市、逊克县三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展开调查、提出方案,解决了8年难题,"不好办"变成了"立刻办"。

  长期以来,黑龙江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短板:一些机构办事程序繁冗,一些人的思想观念落后,不合理的陈规陋习存在……要治理顽疾,就必须涉险滩、戳痛处。"为了在营商环境机制建设上突出激励约束,我们健全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构建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体系。"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局长张琢介绍,"同时,我们还加大了营商环境受理投诉举报事项转办、跟踪、督办力度,挂牌督办一批破坏营商环境、新官不理旧账等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

  今年年初,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牵头组织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采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3个地市及哈尔滨新区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进行"大体检"。"新机构动真碰硬地开展督查考核,问题不解决,直接发警告书给市长,与目标责任制考核紧密挂钩,提高当地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对工作突出的地区进行表彰奖励。"张琢说。

  "为了准确把脉,利用近40天时间,我们多次开展实地调研,与干部、群众和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梳理研究问题,将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人头,能马上解决的立刻办;一时不能解决的列出任务书、时间表和路径图限时办;对带有普遍性且需要中长期解决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制度协同办。"张琢介绍。

  地方立法,条例出台

  借鉴成功经验,探索联席工作、联动追责等制度

  "'新官必须理旧账'这种政务管理问题直接以立法形式加以明确,非常值得点赞!"在黑龙江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黑龙江国惠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迟本毅与其他委员就《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进行了讨论。

  今年初,在黑龙江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获得高票通过。为了制定好全省第一部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法规,黑龙江省人大充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开展了大量调研、论证、考察工作,并在北京召开由全国著名法律、经济、文字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为条例草案审查把关。

  "我们认真学习外省做法,借鉴成功经验,又结合我省实际确定营商环境条例框架,充实完善内容。"张琢介绍,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成立之初,省委就明确了法治化建设思路。"以《条例》为统领,我们将抓紧制定《黑龙江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监督办法》两部地方立法,并对社会信用、营商环境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立法调研,建立营商环境联席工作、联动追责等制度。"张琢说。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摆进来,任何人都不是局外人,要形成'人人都是环境'的浓厚氛围。"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说,"对破坏营商环境者,我们大家要共批之、共讨之,违法违纪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主动优化,靠前服务

  "一枚印章管审批"提速明显,"承诺即开工"初步见效

  "一个字,快!"不久前,哈尔滨新区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解礼宁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行政服务大厅,20分钟办完公司工商营业执照,以前这至少得5个工作日。

  市场主体享受到的便利,源自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自2019年1月1日,新区启用"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审批专用章",原有的各种行政许可印章终止使用,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

  "以前企业需完善立项、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手续后,才能进入用地报批程序,手续繁、关卡多、时间长。"张琢说,为解决这一问题,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与哈尔滨新区共同推进"承诺即开工"改革举措,变企业投资项目申请行政审批为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作出书面信用承诺并进行公示后,即可开工建设。

  经过改革,企业投资项目落户哈尔滨新区后13个工作日即可开工,可为投资项目抢出至少100天的有效施工期。"我们正在对哈尔滨新区试点的相关标准进行规范总结,成熟一例、推广一例。"张琢说。

  2018年,黑龙江各地各单位向社会发布"最多跑一次"事项75649项,"网上办"事项42719项,分别占市县事项总量的85.5%和47.9%。目前,黑龙江省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8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限5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做到大多数事项"网上办",必须要到窗口办理的事项"一次办",企业特殊审批事项由政府提供"我帮办"。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1日 11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